可悲的是,中國國民黨、台灣民眾黨等兩個台灣最大的在野黨,主張的中國政策與投降無異。
4. 短期的免費諮詢 若是免費資源,一般大約4次,主要作認知諮詢或情緒抒發,前者多為討論,後者多為傾聽,且目標通常短小此時,來諮商的距離就會產生影響。

選心理師當然是要選適合的,如性格上的互搭、秉持的諮商信念等。反過來也是一樣,心理師每次千里迢迢去機構諮商,結果個案放鴿子,搞個一、兩次心理師也不會想去了。2. 心理師的風格 心理師較為講理、系統化與組織化,但其實你只想被傾聽。回到心理諮商,當事人原先議題的痛苦本就存在,只是隨著探索逐漸復甦,此時心理師是怎麼做的? 先一步覺察、接納抗拒反應、溫柔的堅持、同理其中潛藏的情緒(如恐懼、憤怒、自我否定)、給予安撫及照顧(如等待、肢體表達),解釋情緒的因果、解釋療癒的方向與步驟、給予陪伴……心理師陪著當事人處理痛苦,痛是他在痛,但可以握著手表示同在,使其安心、信任、希望,協助具體步驟。價值觀(如道德標準)有很大差異,也不適合再談。
如果生平第一次諮商,因為沒比較,會以為「所有的諮商或心理師都一個樣」,就會無從爭取自己的權益。最好同地點以換一次為限,不然同地點的心理師都會知道也會覺得奇怪。疫情發生前,奈良公園每年有約1300萬觀光客造訪,業者每年可賣出約2000萬片鹿餅。
【コロナ禍】「鹿せんべい依存症」のシカ、観光客減でやせ細る 奈良https://t.co/ivsK9JOzbe 専門家は「人から餌をもらって食べるのが当たり前になって、環境の変化に適応できないのかもしれない」と推測している今日は観光客がとても多く、清水寺へ続く道もとても混雑してます。在疫情嚴重時,幾乎沒有旅客的京都,連續假期也到處人山人海。當地居民表示,過去幾年從3月開始,不少鹿會出現腹瀉的情況,但最近糞便都恢復成健康的「黑豆」便。
扣掉保護中心「鹿苑」所收容的約400頭鹿,這2000萬片鹿餅大多被其他900頭鹿吃進肚裡,平均每頭鹿1天約可吃掉超過60片鹿餅。有人認為,可能跟疫情延燒沒觀光客餵鹿餅有關,不過保育團體解釋,應該跟鹿餅無關,因為鹿餅並不是鹿的主食,比較有可能是去找其他食物例如草。

立澤說,這些鹿群如果能回到過去野生的進食生活,也許就能變得健康。Photo Credit:AP/達志影像 日本國內疫情趨緩,國內觀光逐漸恢復中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資料,日本截至24日為止,目前累積病例數為8萬41人,死亡1520人,從9月開始,每天新增的確診病例數大多在1000人以內,且數字持續下降。不過,有鹿變健康,也有鹿被發現骨瘦如柴。每片鹿餅重約3到4公克,對1天要吃掉約5公斤草的鹿來說,鹿餅可說只是點心。
日本政府正考慮快在10月開放來自全球的部分人士入境,主要對象是在日本停留3個月以上人士,觀光客仍不准入境,每天入境人數最多1000人。《聯合報》報導,日本政府早前推出名為Go To的旅遊計劃以提振國內旅遊,刺激受疫情影響的旅遊業。由於到訪的外國遊客大量增加,奈良鹿被餵食了大量的鹿仙貝,有些鹿可能因此喝了過多的水導致腸胃不佳。【コロナ禍】「鹿せんべい依存症」のシカ、観光客減でやせ細る 奈良https://t.co/ivsK9JOzbe 専門家は「人から餌をもらって食べるのが当たり前になって、環境の変化に適応できないのかもしれない」と推測している。
奈良的鹿愛護會獸醫丸子理惠說,鹿吃太多鹿餅及人類的零食,會破壞腸道細菌平衡,讓糞便變稀。疫情前的鹿糞較稀、疫情後的變成黑色顆粒。

跟疫情前相比的話,白天待在公園中心地區的鹿,1月時占整體鹿群約71.9%,到6月時占整體鹿群約50.2%,減少約20個百分點。《朝日新聞》報導,在疫情之前,奈良公園經常可見遊人拿鹿仙貝餵食奈良鹿,「奈良的鹿愛護會」成員蘆村好高表示,鹿仙貝的原料是小麥麵粉和米糠,而鹿的主食是草和堅果,鹿仙貝就像「點心」,雖然本身有營養,但若過量食用會導致口渴想喝水。
立澤推測,根據以前調查,有鹿1天可以吃到超過200片鹿餅,「這些鹿視人類餵食為理所當然,有可能無法適應環境發生變化」。且鹿群今年移動範圍變遠,有人看到鹿在距離奈良公園約2公里的JR奈良站前吃草,也有人看到鹿群跑到京都府及京都府與奈良縣交界處,「奈良的鹿愛護會」表示,只要距離奈良公園3公里以上,就有可能不是奈良公園的鹿。疫情影響觀光客變少,鹿群有哪些變化? 隨著疫情擴散,觀光客不再出現,鹿餅也沒人消費,鹿群的生活發生很大變化。立澤說,鹿群移動應該跟沒有人餵食後,必須到處尋找主食的草有關。《日本產經新聞》報導,受到這波「COVID-19」(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,簡稱武漢肺炎)疫情影響,奈良鹿也出現2種不同情況。不過,鹿餅營養價值高於草,所以很多鹿經常擠在鹿餅販售攤旁等候購買的觀光客,成了奈良日常風景的一部分。
新幹線、一般列車和高速公路,到處都擠滿了人車。而隨着疫情逐轉平穩,日本各地都逐漸解除限制,人們也趁著連續假期在國內旅行。
待在奈良公園的鹿群減少,但白天在草皮旁休息的鹿群從19.3%,增加到59.1%,這些鹿群利用這段時間進行反芻。9月19日開始是連續4天的假期,有大量東京市民搭機前往國內名勝景點旅遊,日本《朝日電視》報導,前往北海道及九州的航班當日幾乎爆滿,全日空及日航當日接載超過16萬旅客,一下子恢復至疫情前2月的水平。
立澤說,在奈良國立博物館附近,過去是觀光客熱門景點,很多鹿在這裡閒晃但不吃草,「一部分有可能是鹿餅成癮症」。pic.twitter.com/F0yXp2jRwb — ライブドアニュース (@livedoornews) September 24, 2020 除了飲食之外,鹿也比以往更常到處走動 今年5月時《中央社》報導,日本奈良鹿今年較往年更愛趴趴走,甚至跑到離棲息地2公里外的車站前吃草,根據統計,「奈良的鹿愛護會」成員出動次數約較往年都還多,有時候是協助迷路鹿群返回奈良公園,或救助受傷的鹿群,光是今年3月就出動400次,是去年同期的2倍。
東京圈範圍的淺草、原宿、遠一點的箱根、鐮倉及江之島到處都是旅客。疫情發生前,奈良公園每年有約1300萬觀光客造訪,業者每年可賣出約2000萬片鹿餅。1月晚間情況則是占整體鹿群56.5%,到6月減少到34.9%,同樣減少約20個百分點。(中央社)受疫情影響,日本奈良市奈良公園觀光客消失,對部分奈良鹿群來說,可看出變得更健康的端倪,但另一方面,也有部分鹿群變得骨瘦如柴,專家推測似乎是「鹿餅成癮症」。
至於為何今年上街的鹿群變多,「奈良的鹿愛護會」負責人表示,很難一概而論,但有可能是人潮較往年明顯減少,讓鹿群可悠閒地外出走動。#京都 #三年坂 #清水寺 pic.twitter.com/iCLdONMGKT — ✨*:.。. forest .。.:*✨ (@miraikun610) September 20, 2020 延伸閱讀: 武漢肺炎疫情重創日本觀光,沒人餵奈良的鹿怎麼辦? 新聞來源: 日本奈良鹿骨瘦如柴 專家推測恐鹿餅成癮(中央社) 遊客減少腸胃反變好
waa說:「live的迷人之處,就在於它每一天都很新鮮。」Dennis也不以為意,「本來廣播給人的感覺,就要像是從家裡播出來的,才會感覺很chill(放鬆)。
就像愛書人之所以走進一間獨立書店,是因為信任店主選書的眼光,追隨廣播節目的聽眾,其實也是相信DJ選歌的品味,企盼在這裡獲得更多或療癒、或舒壓、一曲解千愁的好音樂。」 Dennis堅定地說:「直到剩下最後一個聽眾,我們都要守住崗位,這就是radio。
兩人都會讓自己進入最relax的狀態,waa笑指Dennis爆料說:「他就是會把鞋子都丟在櫃子前面那種。」呼籲大家一起戴著口罩、勤洗手。waa透露,每天晚上on air前,Dennis一定會吃水果,才能撐得比較晚。」Dennis笑說:「到了晚上,我們和白天是兩個不一樣的人。
常在節目上嚷嚷著「廣播不能亡」,是因為雖然傳播媒介眾多,waa仍認為廣播有其無可取代的珍貴特質。」waa回憶自己第一年當DJ時,一直被聽眾罵,「因為我咬字有點不清楚,講話可能又有點糊糊的,常常自己講會自己笑。
」偶爾從waa那邊或是其他時段節目聽到一些不錯的新歌,Dennis形容自己會「偷」一點過來,就像調酒手法般,新音佐舊曲,即使日常,也能偶有驚喜。可是我就真的不會傳統的『那種』,我就繼續照自己的方式做。
關於聲音的魅力,且聽聽他們怎麼說。」還很年輕的聽眾,未必經歷過收聽廣播的習慣養成階段,相較於廣播,更容易選擇其他的娛樂消遣。 |